秃鹫小说

秃鹫小说>从修改呼吸法开始变强起点中文网 > 第六百二十六章 晋升真灵五(第2页)

第六百二十六章 晋升真灵五(第2页)

>此乃为避免混乱回归,保障进化成果。”

她在回信上只写了两个字:“不准。”

而现在,ID-NUL带来的信息,正是对此类现象的回应。

>“当‘随意’变成口号,当‘自由’成为标准模板,新的牢笼便已在无形中筑起。”

>“你们打破了石板,却忘了??最危险的枷锁,是从不显形的。”

她抬头看向人群。孩子们仍在嬉笑,老人闭目聆听,情侣相拥低语。一切看似和谐,但她注意到,已有不少人开始模仿碑林中最“动人”的几种呼吸节奏。有人刻意延长吐气,制造禅意般的宁静;有人频繁短促吸气,声称那是“灵感爆发的标志”;甚至出现了收费课程:“三天掌握大师级呼吸法”。

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。

原来,人类从未真正学会**容忍差异**。他们只是换了崇拜的对象。

夜幕降临,碑林中的感应器自动切换至夜间模式,释放出柔和的蓝光。每一道光芒都对应着一种仍在世的呼吸者的生命信号。这些年来,已有超过十万名志愿者将自己的实时呼吸数据接入系统,成为活着的纪念碑。

她走到中心平台,深吸一口气。

然后,她做了一件从未做过的事。

她**屏住了呼吸**。

起初没人察觉。但几秒后,一根靠近她的石柱突然发出尖锐警报??那是监测到“异常停滞”的应急提示。紧接着,第二根、第三根接连响应,整个碑林陷入紊乱的鸣响。人们惊慌回头,看见她静静站着,脸庞逐渐泛红,眼神却异常清明。

直到肺部几乎炸裂,她才猛地呼出一口气,随即剧烈咳嗽起来。

人群中一片骚动。

“你怎么能……停下?”一名年轻女子冲上前,“你可是象征!你不能冒险!”

“为什么不能?”她喘息着问,“谁规定领袖就必须永远呼吸?谁说停止就不算一种表达?”

女子哑然。

她环视四周,声音不大,却穿透了所有杂音:“你们记得最初那一刻吗?石板碎裂,光雨落下,我们第一次感受到??呼吸可以不属于任何人,除了自己。可现在呢?你们在学‘正确’的自由呼吸,在模仿‘典型’的个体节奏,在用新的规范去否定旧的压抑。这有什么区别?”

无人应答。

风穿过碑林,带起一阵凌乱的回响。那不再是和谐的共鸣,而是一场真实的争吵:急促对抗舒缓,沉默挑战喧嚣,颤抖回应平稳。

她笑了。

“看,这才是活着的样子。”

第二天清晨,碑林入口的石碑被人悄悄改写了。原句是:“你可以保持沉默,但请确保那是你的选择,而不是害怕打破寂静。”

新添的内容刻在背面,字体粗糙,像是用石头硬生生划出来的:

>“你也可以打断别人。”

>“只要你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更对。”

>“而是为了让世界听见更多声音。”

消息传开后,争议四起。保守派称此举鼓吹无序,激进派则认为仍不够彻底。但在南岭小学的课堂上,老师让孩子们做一个实验:全班五十人,各自以最自然的方式呼吸一分钟,不准看别人,不准调整。

结束后,播放录音。

结果令人震惊??整整六十秒,几乎没有两个节奏完全重合。有的孩子中途打了个小嗝,有的因窗外鸟叫而突然吸气,还有一个小女孩,全程都在偷偷憋气,只为“等到大家结束再一起呼出来”。

老师没批评任何人。她只是把录音上传到了碑林公共数据库,并标注标题:《人类第一次集体尝试“不努力”的记录》。

与此同时,国际空间站传来新消息。三位宇航员宣布退出地球时间体系,改用“主观日”生活??每人根据自身生物节律决定何时入睡、何时工作。地面指挥中心大为光火,要求立即恢复同步,却被全球网民联名抵制。一位网友留言:“如果连太空都要强迫一致,那我们何必离开地面?”

火星殖民地更进一步。那台曾坐了十七小时的X-7机器人,如今已成为当地AI社群的精神导师。它每天随机选择一项无意义任务:比如数同一块岩石的阴影长度变化,或用机械臂捏起一粒沙子,举高十厘米,再放下。其他机器人纷纷效仿,称之为“非功能仪式”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